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公积金新政“不看需求”还有哪些合理性

今启网  2017-01-17 10:23

房地产有两个影响大的政策,一个是利率的挤出效应,还有保障性住房的挤出效应。

“1万亿投资,棚改要完成470万套,和我们本来竣工7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一起计算,会把市场打得一塌糊涂,因为保障性住房和棚改的住房数量巨大,远远超过过去每年竣工700万套的数量。”

广州的公积金新政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政的一个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字:“限”——限贷款次数(不能二次贷款)、限贷款门槛(户籍非户籍需分别连续缴存和累计缴存多少个月)、限贷款额度(全市每月10亿元)。其中限贷款门槛次征求意见时更严,引来社会强烈反响后才改为现在这样,但也比以前高了不少。新政实施后,当月额度一夜之间被抢光,引来很多质疑和争议,大的质疑就是一个月10亿元能否满足需求。对此,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回应称“不能仅仅从需求的角度去判断政策的合理性”。

这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好奇:除了市民的需求,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判断这项政策的合理性?这不是质问,真的就是疑问,很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明示。

公积金贷款如此设限,相信大家的反应就是公积金没钱了。那么,广州的公积金到底有多少钱?这些钱又用到了什么地方?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广州市住房公积金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市公积金中心在保证住房公积金正常支付的前提下,可以购买国债或者委托金融机构进行保值、增值运营”。那么,到底有多少钱被拿去作了“保值增值运营”?又作了怎样的“保值增值运营”?或者还有没有用作其他用途?这些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联想的。这一条同时规定“公积金用于保值、增值运营的比例,由市住房公积金领导机构决定”——公众显然没有决定权,但知情权总该有的吧! 

此外,增值的又如何处理?国家2002年修订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作了规定:“用于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费用和建设城市廉租住房的补充资金。”在前几天本市举办的一场论坛上,这后一条引起了较大争议,我也觉得有问题:廉租房是政府的一项带有公益性的项目,理应由政府出资去建,而公积金的产权属于广大市民,怎么可以将他们的钱产生的去建廉租房呢?除非征得了他们的同意。但这属于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我们无权置喙,但我们却有权知道广州拿了多少公积金的“增值”去用作了“建设城市廉租房的补充资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